校园时讯

从课堂到山河,信息科大学子在春假研学中书写青春篇章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揽阅山河、开拓视野,在行走中探索、在体验中成长,4月7日至13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思想启迪”“学海拾珠”“科创探索”“悦动心灵”“国际视野”五大主题为引领,精心打造60场春假研学活动,吸引全校42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构建起贯通课内课外、联通校园社会的全景式实践育人体系,在首都高校中奏响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奋进强音。

思想启迪:赓续红色血脉,熔铸精神脊梁

红色基因传承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春假期间,学校以“行走的思政课”创新育人载体,构建“沉浸式+场景化”红色文化育人矩阵。

e2e5b37cc4e5c01576413bb8cacc359.png

4月9日,学生处组织87名学生走进北京红色地标,通过“历史寻访+任务挑战+职业体验”三位一体创新性浸润式研学模式,引导学生感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ff1195f738e91a6af5f905150f63c4d.png

4月10日,学生处组织93名师生开展“古今对话,薪火相传”研学活动。师生们走进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与圆明园遗址公园,感受工业文明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在时代变迁中领悟传承的力量。

3f8b2b50d8cd2d7fbdc99784b1f09d5.png

退伍大学生士兵亦在春假中迎来特殊一课。50余名学生走进月亮湖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军事训练与理论学习,厚植家国情怀。

6_副本.png

信通学院以“1个教师支部+1个学生支部+1个企业支部”红色共建机制,带领师生探访航天科工二院党员教育基地,感悟航天人“四个特别”精神品格。

2.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乡音”项目组织学生奔赴全国十余个省市,深入挖掘传播家乡红色资源。

学海拾珠:深耕专业前沿,锤炼实践真功

知识的学习需要扎根实践,能力的提升更需知行合一。信息科大把课堂搬到了现实,原来专业知识还能这么“立体”。

微信图片_20250414085847.png

教务处组织开展“睿启新篇,国创赛菁英赋能训练营”,通过三场专题培训,系统解析创新大赛规则,指导学生提升商业计划书撰写、路演答辩等实战技能。

美育(艺术教育)中心组织的“艺境寻踪”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国家大剧院,通过建筑美学、数字艺术及歌剧彩排等内容,借助AI虚拟人、全息投影等技术形式,领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01.png

商学院举办职业规划研学活动,邀请专家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解答实习、考研等困惑,助力2026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微信图片_20250410003720.png

勤信荣誉学院师生赴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深入了解国产操作系统、鲲鹏计算芯片等前沿科技成果,沉浸式体验5G+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场景,见证国产科技硬实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一名参与科创培训的学生感慨道。

科创探索:点燃创新引擎,勇攀技术高峰

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春假成为学生触摸科技脉搏的窗口。

讲座全景1.png

研究生院与计算机学院联合举办的“DeepSeek关键技术报告”学术讲座,聚焦语言模型技术演进与国产化路径,激发了学生投身“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决心。

213e015e243db58547409fac1698bb9.png

机电学院实施“‘小工匠’科技梦想实践计划”,组织学生前往怀来县沙城中学,开展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科技实践教育活动,持续助力大中小学科创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走进实验室,探索机器人世界”项目中,学生通过PLC编程操控机械臂完成抓取任务,感受代码落地的震撼。

图片4.png

管理学院“数智赋能”研学团队走进联想集团,参观互联网产业园展厅,深切感受科技创新的蓬勃力量,走进可靠性实验室,见证科技产品的千锤百炼。

3.png

公管传媒学院以AI工具DeepSeek为切入点,剖析多模态支持、知识覆盖等前沿应用。

悦动心灵:涵养人文情怀,守护心灵成长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学校注重以文化滋养心灵、以艺术陶冶情操,让学生在快节奏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实现全面发展。

情绪调适团体照片2-蔡蓉.png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出“心灵灯塔”系列活动,通过书信漂流、团体辅导等形式,为学生打造情感宣泄的树洞。

6.png

在校团委组织开展的“体劳共进”武夷山茶旅活动中,学生攀爬天游峰、参与制茶全流程,在体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中领悟劳动教育的深意。

32.png

光电学院“徒步北京中轴线”研学中,师生以2.5万步丈量六百年历史文脉,在钟鼓楼、永定门等古迹中解码中轴线文化密码。

外国语学院“点亮‘星’途”志愿活动则架起学子与特殊儿童的心灵桥梁,在服务中深化社会责任意识。

理学院“美育融萃”活动将民族文化、自然园艺与艺术创作相融合,引导师生在扎染、陶艺等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际视野:对话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学校着力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科大学子与世界对话,在文化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

微信图片_20250414085715.png

国际交流处举办两场出国(境)项目宣讲会,详解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双硕士、英国萨里大学本硕连读等项目,为学子铺就国际化成长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415134857.png

国际交流学院组织中外学生共登居庸关长城,在“知行相融”研学中促进文明互鉴。来自孟加拉的孟小辉同学说:“当我看到中外学生一起努力登顶,我觉得这就像我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交流,也许有距离,也许有坡度,但只要我们一起向上,就能抵达顶点。”

以青春之名,书写时代答卷

7天春假,60场研学,4200余人次的足迹,这场跨越课堂内外、校园社会的实践育人行动,不仅是一次知识拓展与能力锤炼,更是一场深刻的价值观洗礼。学生们在红色地标中坚定信仰,在科技前沿中激发创新,在艺术殿堂中陶冶情操,在国际交流中开阔视野,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时代脉搏,以实际行动绘就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学校将持续深化“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推动“小课堂”与“大社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引导学生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勇立时代潮头,在知行合一中堪当民族复兴大任,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组稿/编辑:党委宣传部 郭辉 素材来源:各单位 审核:吕丽峰)

- 分享 -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

新闻网各单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