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高水平人才培养论坛
为深入贯彻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创新人才培养建设,4月25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高水平人才培养论坛在沙河校区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专家学者,围绕“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共话新时代数智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贺威主持分论坛。
论坛中,我校教务处处长梁旭详细介绍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的总体概况、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以及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等情况。她指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依托“一个书院、双元驱动、三个护航”创新体系,构建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天枢书院为核心载体,实施“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全程导师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育兼具深厚“学术基因”+敏锐“产业触觉”的π型数智科技领军人才。通过推行“本研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多元化路径,构建“需求—培养—就业”高效衔接的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积极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发展发展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长、冯如书院院长杨超教授介绍了北航书院制2.0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与方法,分享了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他强调,信息科大天枢书院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对于培养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介绍了北理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他强调,本科生阶段理工与文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指出,信息科大天枢书院在人才培养中推行的“全程导师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在交流讨论环节,数智科技领军联盟校、信息科大高端制造产业研究院、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数据经济产业研究院与会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信息科大天枢书院正以“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加速打造立体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此次论坛不仅深化了校际合作交流,也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支撑。未来,学校将继续集聚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我校高端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孙巍伟、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福东、数据经济产业研究院院长季桓永,各学院副院长等相关同志参加论坛。(供稿/图片:招就处 曹含熙 编辑/审核: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