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信息科大“行走的思政课”:在武夷山水间书写青春成长新篇章

春假期间,校团委组织师生代表“首发团”奔赴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开展为期三天的研学实践,以“行走的思政课”为内核,将课堂融入山水人文,通过文化寻踪、生态探索、非遗传承三大主线,让青年学子在千年文脉与绿水青山中书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成长新篇。

1.jpg

文化寻踪:对话历史,解码文明。登天游峰俯瞰九曲蜿蜒,访朱熹园诵读理学经典,穿行仿宋古街体验点茶雅趣,再以一场《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收尾,信息科大学子用青年视角记录古今交融的瞬间。学生王伊雯感慨:“在朱熹园里感悟‘格物致知’,比课本更鲜活;在古街上重现宋人茶事,让文化自信悄然扎根。”

山水课堂:自然为书,实践为师。青龙瀑布徒步时观察丹霞地貌的亿万年印记,国家公园宣教馆内对话生物多样性专家,黄冈山上追踪藏酋猴族群,蝴蝶谷中揭秘茶树叶尖的蝶影生态链,“原来每一块岩石都是地球的日记,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生态密码!”学生李可昕在研学笔记中写道。

非遗匠心:指尖温度,传承新生。岩骨花香漫游道上辨茶树品种,施嘉茗苑内化身“一日茶农”,从采青、摇青到炒制,亲手封存一罐专属大红袍。茶香氤氲间,非遗传承人陈师傅示范传统制茶技艺。“萎凋看天,摇青靠手感,这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温度。”学生李宇骁感叹,“一叶茶从枝头到杯中,竟需历经十余道工序,匠心远比想象中厚重。”

校地携手:研学赋能,双向奔赴。本次研学活动依托于武夷山市政府与校团委的战略合作,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定制非遗茶韵、红色密码、国家公园探秘等六大实践主题,让学子在沉浸式感知“大武夷”生态与文化双重魅力的同时,将研学成果转化为文创设计、短视频等作品助力文旅品牌焕新。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学校深化“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更开创了“校地联动赋能青年成长,青年实践反哺文旅振兴”的双赢模式。

14.jpg

随着“高校星辰计划”“春假体验官”等项目的持续推进,期待更多勤信青年在研学征程中,让知识走出书本,让成长扎根大地,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供稿:校团委 李可昕  供图:校团委 蔡坤煜 余冰焱 盛伊莲 编辑:张艾林 审核:郭辉)

- 分享 -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

新闻网各单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