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關注

王永生寄語2022級本科生:奮進新征程,一起向未來

奮進新征程,一起向未來

——2022級本科生開學典禮講話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永生

(2022年9月7日)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桂子飄香,秋風送爽,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迎來了3068名本??菩律?,在此舉辦新校區(qū)啟用后的第一個開學典禮,與大家共同分享見證這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傳亮書記和全體教職員工,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祝賀;對你們選擇與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一起開啟美好未來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你們來自五湖四海,朝氣蓬勃、滿懷希望,匯聚在信息科大校園里。這兩日,勤信大道旁人聲鼎沸,科技廣場上熱鬧非凡,西海的湖面泛起漣漪,倒映著你們青春的面龐,你們的到來使這所擁有85年辦學歷史的學校充滿活力、熠熠生輝。與此同時,你們也有了一張嶄新的名片——“信息科大人”。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共同攜手奔赴嶄新的征程!

  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你們站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身處國力日益強盛、人民更加幸福的發(fā)展浪潮,回頭能看五千年華夏文明連綿跌宕,放眼可望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世界之巔。你們的人生黃金時期與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進程高度重合,你們是這一進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你們生逢偉大時代,重任在肩,唯有擔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誕生于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從“實業(yè)救國”、“工業(yè)報國”、“信息強國”,到“建設信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學校時刻把自身發(fā)展與時代需求緊密相連,形成了鮮明的信息特色、軍工特色和行業(yè)特色。近年來,學校在關鍵技術領域勇攀高峰,教學科研不斷再上新臺階,去年十月正式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今年九月開始本碩博全層次人才培養(yǎng),新校區(qū)實現(xiàn)主體搬遷啟用。你們的到來為學校注入了龐大的新生力量,也開啟了同學們?nèi)碌娜松A段,學校定會竭盡全力為你們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作為校長,我衷心地希望同學們在信息科大這方寧靜的校園里,學而不輟、賡續(xù)奮斗,把厚植愛國情懷、追求學術真理、探索世界本質(zhì)作為目標,增長才干、涵養(yǎng)德行、勇?lián)姑?。在此,我有三點希望與同學們分享共勉:

  一是立志當存高遠,樹立正確信仰,堅定奮斗航向。

  青年有正確的信仰,國家才有前進的希望。青年的正確信仰不僅建立在對科學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建立在對歷史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上,更建立在對國家道路的堅定認同上。放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歷史,沒有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chǎn)黨這樣深刻地地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進程。在慶祝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當代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理想信念在創(chuàng)業(yè)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閃光”。

  同學們,你們正處于塑造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尋找人生方向的關鍵時期,“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我校辦學歷史上的三位老前輩楊天行、周錫令、蘇東莊,他們是我國第一代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和教學的知名專家,立志為中國計算機事業(yè)發(fā)展奮斗終身,曾參與研制我國第一臺大型計算機(104機),三人均被授予中國計算機事業(yè)60年杰出貢獻特別獎。2000屆校友崔繼先,大學時便立志科研報國,在畢業(yè)進入電科院后并未安于穩(wěn)定,而是投身于我國首型預警指揮機——空警2000的研制團隊,以只爭朝夕精神創(chuàng)造歷史性業(yè)績。作為空警500預警機的常務副總設計師、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崔繼先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了中國預警機研制史上試飛時間最短、試飛架次最少、試飛強度最大等多項紀錄,被譽為預警機“千里眼”。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理想指引人生方向,志向決定人生高度。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遠,就越容易獲得不竭的動力和堅韌的毅力,從而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成就更偉大的事業(yè)。幾十年來,信息科大人一直帶著教育報國的初心,追隨著科技興國的使命,一代一代接續(xù)奮斗努力!希望同學們在大學這個關鍵的“拔節(jié)孕穗”期,立好志、立大志、立長志,在更大的格局中堅定人生航向并為之奮斗終身。

  二是練就過硬本領,格物窮理致知,做到知行合一。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人類的進化、近代科技的三次革命、社會的不斷進步都源于我們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認識、理解、研究萬事萬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比于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的學習更加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課程的容量、廣度、深度也都有所增加。在應試壓力減小、外部力量驅(qū)動減弱的情況下,要求同學們具備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自律,在探索未知中激發(fā)對科學真理的激情與熱愛,格物致知;在腳踏實地的學習中練就扎實的專業(yè)本領,知行合一。曾作為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你們的80后學姐徐穎,在校期間刻苦學習理論專業(yè)知識、積極參與學校各類實踐鍛煉,鍥而不舍、勤學不輟,碩博期間持續(xù)深耕,發(fā)表20余篇高水平學術論文。走向工作崗位后,在北斗導航領域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被廣大網(wǎng)友譽為“北斗女神”,2022年獲得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你們的2016級學長徐云岫,在校期間勤奮刻苦,獲得多項國際、國內(nèi)科技競賽獎,疫情期間制作的科普視頻短時間內(nèi)在微博上的閱讀量便達到1.6億余次,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榮登2020年《人民日報》本??粕鷩要剬W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正是日復一日的勤奮努力、全面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學以致用的實踐精神,讓他們有實力放飛夢想,為自己的青春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

  同學們,近年來學校黨委不斷深化改革,加快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打造信息特色“新工科”、“新文科”專業(yè)群,人才培養(yǎng)能力顯著增強。當下,學校為同學們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平臺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你們要把握成長機遇、練就成才本領,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責任和一種境界,以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科學合理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堅韌,利用好這四年無憂無慮的“象牙塔”時光,篤學踐行,為夢想的實現(xiàn)筑牢根基。

  三是心懷國之大者,面向時代課題,奉獻青春力量。

  心懷“國之大者”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使命擔當。在學校85載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扎根中國,放眼世界。你們的師長校友中,有完成錢學森導彈陀螺小型化夢想、參與我國東風系列導彈研發(fā)的全國勞動模范張福學,有著名電力及防雷領域?qū)<覄⒗^、“大國工匠”田雨聰,還有獲航天部授予“航天創(chuàng)業(yè)者”榮譽稱號的陶然如、神舟七號飛船測試總指揮呂曄……他們將個人夢想刻進時代坐標,推動新中國工業(yè)化信息化的歷史進程,奠定了我校的辦學實力和辦學特色,書寫出一代又一代信息科大人心懷家國、心有大愛、心系人民的奮進篇章!

  信息科大人將愛國報國作為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志愿服務國家首都建設,奔赴在前。在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中,2700余名信息科大師生以堅毅勇敢之姿向祖國和人民展示出信息科大人的風貌;在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460余名師生為雙奧之城的光榮夢想奮力拼搏;在建黨百年慶祝活動、北京服貿(mào)會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遞出一張張閃亮的信息科大名片;在每年畢業(yè)季,都有一批背起行囊就出發(fā),支援西部山區(qū)、貧困地區(qū)建設的信息科大畢業(yè)生……青春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家國未來。信息科大人用實際行動踐行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長風萬里,中流擊楫。接過時代的接力棒,同學們當繼承歷代信息科大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心懷國之大者,面向時代課題,將個人發(fā)展的“小我”融入社會進步、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用實際行動向國家、向社會傳遞當代青年“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同學們,全新的大學生活已經(jīng)正式開啟,“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后,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時光寶貴且易逝,請同學們牢記囑托,在信息科大校園里,勤奮進取獲得真才實學,涵養(yǎng)品格提升道德修養(yǎng),心懷家國充盈精神底色,在擁抱青春的無限可能中書寫燦爛的人生篇章!讓我們攜手奮進新征程,一起向未來!

- 分享 -

單周單篇點擊量排名

新聞網(wǎng)各單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